新型城镇化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文化转型

被引:17
作者
刘士林 [1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2]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政治型城市化; 经济型城市化; 文化型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
D O I
10.19862/j.cnki.xsyk.2014.07.01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从历史上讲,古代城市化和现代城市化都属于传统城市化形态;从类型上讲,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都是旧的城市化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政治型城市化是主导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经济型城市化成为主导模式。新型城镇化的主题是文化型城市化,在框架上是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的有机统一。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进程,在逻辑上必然包括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三个层面,分别解决城市发展需要的制度文明、物质基础和人文精神。新型城镇化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治建设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市科学理论建构与中国都市化进程——上海交通大学2012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会议综述 [J].
刘士林 ;
耿波 ;
唐亚林 ;
张立群 ;
刘新静 ;
高小康 ;
周武忠 ;
陆邵明 ;
王郁 ;
严明 ;
姜晓云 ;
周捷 ;
聂翔宇 ;
王真 ;
周继洋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 (02) :18-27
[2]   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 [J].
刘士林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8 (03) :5-13
[3]   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 [J].
温铁军 .
中国改革, 2002, (04) :24-25
[4]  
城市发展史.[M].(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M].(美)林达·约翰逊(LindaCookeJohnson)主编;成一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  
中国城市化之路.[M].叶裕民著;.商务印书馆.2001,
[7]  
城市社会学.[M].康少邦;张宁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8]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