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

被引:35
作者
刘士林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政治型; 经济型; 文化城市; 城市化;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10.03.009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1204 ;
摘要
新中国的政治型城市化,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需要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国家政治需要与政治利益、带有浓郁"逆城市化"特点的城市化模式。经济型城市化是以GDP为中心、一切服从于发展经济生产力的城市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城市经济的改革开放、城市商业与服务功能的全面复兴以及城市建制与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构成了经济型城市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以城市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城市是最能体现人类文明发展高度的新型城市,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人居需求的科学与全面发展的城市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城市发展的历史模式与当代阐释——以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为中心的建构与研究 [J].
刘士林 .
江西社会科学, 2009, (08) :27-35
[2]   “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中国审美精神的诗性文化阐释 [J].
刘士林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8 (01) :14-20
[3]   文化都市的界定与阐释 [J].
刘士林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 :70-75
[4]   更高层次的文化走向 [J].
费孝通 .
民族艺术, 1999, (04) :8-16
[5]   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J].
夏建中 .
社会学研究, 1998, (04) :49-55
[6]  
“宜居”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友好.[N].朱易安;.文汇报.2006,
[7]  
都市、帝国与先知.[M].孙逊; 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6,
[8]  
城市发展史.[M].(美)刘易斯·芒福德(LewisMumford)著;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郭培章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