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交易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96
作者
周迪 [1 ]
刘奕淳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数统学院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碳排放强度;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0.0050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以2010~2016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以及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试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显著而持续的推动作用,随着年份的推进,政策效果越发明显.此外,利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途径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强度,而科研投入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广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并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与路径研究 [J].
周迪 ;
吴泽文 .
中国环境科学, 2019, 39 (03) :1306-1314
[2]   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 [J].
邵帅 ;
张可 ;
豆建民 .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36-60+226
[3]   中国碳交易市场启动对地区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J].
王勇 ;
赵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1) :50-58
[4]   企业碳减排措施选择及动因研究——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A电力企业为例 [J].
宋献中 ;
刘浪 ;
郭枫晚 .
财会月刊, 2019, (01) :141-150
[5]   我国碳交易政策实现环境红利了吗? [J].
黄向岚 ;
张训常 ;
刘晔 .
经济评论, 2018, (06) :86-99
[6]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电能消费强度的影响——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J].
李顺毅 .
城市问题, 2018, (07) :38-47
[8]   中国碳交易下的工业碳排放与减排机制研究 [J].
李广明 ;
张维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141-148
[9]   环境规制与绿色创新政策:基于外部性的理论逻辑 [J].
彭文斌 ;
路江林 .
社会科学, 2017, (10) :73-83
[10]   空间集聚对中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J].
王晓硕 ;
宇超逸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04) :1562-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