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集聚对中国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王晓硕 [1 ,2 ]
宇超逸 [3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东北分中心
[3]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空间集聚; 工业污染排放强度; 夏普利值; 门限效应; 节能减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本文以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决定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理论、计量模型,构建中国省级行政区内部地级市之间的内部集聚度指数以及反映市场规模效应的外部集聚度,深入研究了空间集聚对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减少単位GDP工业COD、工业SO2、工业烟尘和粉尘污染排放强度;内部集聚度对工业COD排放强度差距的贡献为负,是缩小工业COD排放强度差距的因素,而外部集聚度的贡献为正,表明随着集聚外部性的增强,区位的重要性更大地体现在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关联上,即市场规模效应;外部集聚度对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562 / 15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区域环境健康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J].
韦正峥 ;
张淑杰 ;
邢晶晶 ;
索文宇 ;
黄炳昭 ;
王建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15, 35 (11) :3489-3495
[2]   空间依赖性、经济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 [J].
豆建民 ;
张可 .
经济管理, 2015, 37 (10) :12-21
[3]   市场化进程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J].
孙晓华 ;
李明珊 ;
王昀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6) :39-55
[4]   集聚与减排:城市规模差距影响工业污染强度的经验研究 [J].
陆铭 ;
冯皓 .
世界经济, 2014, 37 (07) :86-114
[5]   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 [J].
张可 ;
汪东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6) :70-82
[6]   中国省域经济集聚性与污染集聚性趋同研究 [J].
刘满凤 ;
谢晗进 .
经济地理, 2014, 34 (04) :25-32
[7]   集聚与污染:研究评述及展望 [J].
豆建民 ;
张可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09-118
[8]   空间效率与区域平衡:对中国省级层面集聚效应的检验 [J].
刘修岩 .
世界经济, 2014, 37 (01) :55-80
[9]   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协调度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动态演进 [J].
苏静 ;
胡宗义 ;
唐李伟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19-24+30
[10]   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J].
李勇刚 ;
张鹏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7 (05)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