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及趋势预测——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7
作者
邱高会 [1 ]
广佳 [2 ]
机构
[1] 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2] 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安全; 四川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402 ;
摘要
四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其生态安全关系着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应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四川省2006~2012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数列模型GM(1,1)对2013~201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算,并应用净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对其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态赤字明显且逐年增长,生态环境长期处于极不安全状态,且其生态安全性还可能持续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区域碳安全评价及预测研究 [J].
邱高会 .
生态经济, 2014, 30 (08) :14-17+41
[3]   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生态安全及其预测研究 [J].
郭文 ;
孙涛 ;
高明美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06) :172-176
[4]   西安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动态研究 [J].
赵先贵 ;
韦良焕 ;
马彩虹 ;
王婧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1) :1-5
[5]   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 打造“绿色浙江” [J].
习近平 .
求是, 2003, (13) :42-44
[6]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 [J].
程国栋 .
冰川冻土, 2002, (04) :361-367
[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 人民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