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前景

被引:212
作者
陈柏峰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土地发展增益; 征地补偿; 土地管理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 [土地法];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82802 ; 1204 ;
摘要
征地纠纷的本质是各方对土地发展增益的争夺,土地发展增益在法律上表现为土地发展权。土地发展增益主要源于外力,是全体社会大众努力的结果,具体地块的发展增益与国家发展战略、城市规划、非农用地供应政策、城市化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地发展权并非土地所有权的派生权利,它因国家管制权的行使而成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我国的土地发展权国有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防止少数人独享土地发展增益。其不合理之处在于,未能明确保障失地农民分享土地发展增益,且缺乏制度装置来让大田农民分享土地发展增益。我国应当坚持土地发展权国有模式,并通过完善具体制度来保障土地发展增益全民共享。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1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附视频 [J].
王全兴 .
阅江学刊, 2011, (02) :13-22
[2]   新权利的生成:以“户外广告发布权”为例 [J].
宋亚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 16 (03) :91-105
[3]   土地发展权制度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 [J].
臧俊梅 ;
张文方 ;
李明月 ;
韩书成 ;
欧阳静华 .
农村经济, 2010, (01) :125-129
[4]   扩大农民地权及其制度建设 [J].
李昌平 .
中国图书评论, 2009, (01) :12-19
[5]   土地发展权的域外考察及其带来的启示 [J].
刘明明 .
行政与法, 2008, (10) :25-28
[6]   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刘国臻 .
法学评论, 2008, (04) :141-146
[7]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 [J].
韩松 .
中国法学, 2008, (03) :65-85
[8]   美国土地开发权转让制度及其对中国耕地保护的启示 [J].
丁成日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74-80
[9]   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我国当前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法律与经济分析 [J].
冯玉军 .
中国法学, 2007, (04) :39-59
[10]   关于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 [J].
周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2) :4-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