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力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被引:29
作者
吕冰洋 [1 ,2 ]
台航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2]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3]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关键词
政府间财政关系; 国家能力; 国家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4 ; 120401 ;
摘要
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研究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演进的逻辑及改革有其学术价值。国家能力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控制动员能力,政府间财政关系通过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制度设计,对这两大能力均有重要影响。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进始终围绕提升国家能力而展开,它在不同时期,在各级政府层面,均有不同的展现:统收统支制度通过强化中央政府的财政集权,来提高国家的控制动员能力,从而强力推动国家工业化;分灶吃饭制度通过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运用辖区控制动员能力来创造市场;分税制有效提高中央政府的控制动员能力,同时中央与地方分别在建设统一市场、促进局部市场发展上合理分工。为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仍需进一步改革,中央税要导向生产性税基,地方税要导向消费性税基和财产性税基,事权分配要体现事权分置与中央制衡原则,转移支付要扩大分类拨款的比重。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7+128 +1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State Capacity and American Technology: Evidence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J] .  &nbsp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16 (5)
[2]  
The Origins of State Capacity: Property Rights, Taxation, and Politics[J] . Timothy Besley,Torsten Persson. &nbsp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9 (4)
[3]   “国家治理财政论”:从公共物品到公共秩序 [J].
吕冰洋 .
财贸经济, 2018, 39 (06) :14-29
[4]   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J].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4-20
[5]   深化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楼继伟 .
财政研究, 2018, (01) :2-9
[6]   国家能力体系的理论建构 [J].
王仲伟 ;
胡伟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18-22
[7]   零售税的开征与分税制的改革 [J].
吕冰洋 .
财贸经济, 2013, (10) :17-26
[8]   县级财政生产性支出偏向研究 [J].
尹恒 ;
朱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1) :88-101+222
[9]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10]   “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 [J].
周雪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132-14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