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治理与城市暴力再生产——鲁磨路“城管”实践的机制分析

被引:40
作者
吕德文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灰色治理; 城市暴力; 过程-机制分析; 城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3 [公共秩序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与西方经验不同,近十多年来中国城市暴力的兴起并不是城市共同体失败的征兆,也不是简单的暴力犯罪的法律问题,而是特殊的城市治理机制的产物。在灰色治理中,城市空间实践塑造了大量的灰色地带,半正式行政主导了一线行政,使得权力实践双方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虽然是一种非对称性关系,但是,权力实践是有节制的、柔性的,被治理者也有自主性空间,他们之间的跨边界关系呈现出联盟、妥协、抵制、攻击等共存的混杂状态。灰色治理过程主要包括保护性协商机制和边界改变机制,在组织调控加强、媒介动员等情况下,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顺从模式可能无法支持,继而相互攻击主导了跨边界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灰色治理再生产了城市暴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82+9 +9-10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1]  
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M].(美) 蒂利 (Tilly;C.)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   城管执法冲突的社会情境——以《城管来了》为文本展开 [J].
陈柏峰 .
法学家, 2013, (06) :15-32+174
[15]   中国城镇化战略规划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J].
贺雪峰 .
社会科学, 2013, (10) :67-70
[16]   2012年中国犯罪形势与刑事政策分析 [J].
靳高风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 (02) :1-10
[17]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 [J].
胡潇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113-131+207
[18]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9]   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 宜黄事件再分析 [J].
吕德文 .
社会, 2012, 32 (03) :129-170
[20]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J].
文军 ;
黄锐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35-5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