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主权概念

被引:38
作者
刘连泰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虚拟世界; 主权; 信息主权; 辅助原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09 [安全保密];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D998.2 [人权的国际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0839 ; 1402 ;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030109 ; 030609 ;
摘要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主权概念总是与一定的地理空间相关联。虚拟世界与地理空间相对疏离,信息技术对主权概念构成冲击。其中,互联网技术对主权概念的冲击尤为强烈。应对这种冲击的进路包括区隔的进路和关联的进路。区隔的进路主张虚拟世界自身生成主权概念,这种主张无法逻辑圆融,其中的自由主义进路和制度主义进路均无法提供可行的实践方案,需要国家主权进入。关联的进路关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关联,着力思考国家对跨境信息流动的管制,形成强主权模式、弱主权模式和程序主义模式三种观点,各有优劣。信息主权是处理国家主权与信息技术关系的核心概念,包括信息保护权、信息管理权和信息资源共享权,信息主权的行使应符合辅助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505 / 52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网络空间“再主权化”与国际网络治理的未来 [J].
刘杨钺 ;
杨一心 .
国际论坛, 2013, 15 (06) :1-7+77
[2]   美国霸权文化安全理念及其文化扩张战略 [J].
涂成林 ;
刘纯强 ;
黄旭 .
学术研究, 2013, (09) :25-30
[3]   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国家碎片化 [J].
张璐晶 .
中国经济周刊, 2012, (44) :68-69
[4]   谁是美剧迷?——互联网上中国观众的美剧观看与接受 [J].
曹书乐 ;
何威 .
国际新闻界, 2012, 34 (09) :91-98+125
[6]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主权(下) [J].
冉继军 .
新闻知识, 2011, (04) :14-15
[7]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主权(上) [J].
冉继军 .
新闻知识, 2011, (03) :3-5
[8]   基于IWF性质的英国网络规制模式探析 [J].
赵晓佩 .
商业时代, 2011, (05) :43-44
[9]   论美剧《越狱》在中国的文化影响力 [J].
廖雷朝 .
电影评介, 2010, (03) :62-63
[10]  
“网络中立”在美国[J]. 胡凌.网络法律评论. 2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