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特点及减灾对策

被引:74
作者
王瑛
史培军
王静爱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地震灾害; 脆弱性; 中国农村; 居民住房;
D O I
10.13577/j.jnd.2005.0113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共同决定了灾情的大小。中国农村乡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远远高于大中城市,西藏、新疆、云南、宁夏、青海、甘肃等西部农村乡镇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地震灾害对农村乡镇造成的损失,主要是农村居民住房的破坏,约占总损失的 80%以上;其它的 20%损失中,又以农村水利工程的破坏损失为主。目前我国农村乡镇居民的住房仍以抗震性能较差的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开展农村住房地震保险、农村低息住房贷款并加强农村建房的监督管理,是降低农村地震风险、减轻农村地震灾害损失的主要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   关注农村的地震安全问题 [J].
鄢家全 ;
郝玉芹 .
国际地震动态, 2003, (11) :5-10
[3]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
[4]   关于如何减轻我国村镇居住建筑地震灾害的建议 [J].
高云学 .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01) :47-50
[5]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M].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编;.地震出版社.2001,
[6]  
地震保险.[M].陈英方;陈长林编著;.地震出版社.1996,
[7]  
地震灾害及损失预测方法.[M].尹之潜著;.地震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