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台风“利奇马”引发山东极端暴雨的多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高晓梅
[1
,2
]
李峰
[3
]
王文波
[2
]
李晓利
[2
]
封亚琼
[2
]
马守强
[2
]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2] 潍坊市气象局
[3] 山东省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台风;
低空急流;
风场演变;
冷空气;
Q矢量散度;
D O 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22.02.004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FNL 1°×1°再分析、风廓线雷达、云顶亮温(black-body temperature, TBB)及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对2019年8月10—13日由台风“利奇马”引起山东极端暴雨的多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台风特大暴雨主要为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及台风倒槽本体直接影响产生,其与冷空气密切相关。冷暖空气交汇有利于山东大部地区稳定性降水长时间持续发生。冷空气从低层侵入暖湿气流底部,形成冷垫,使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滑行,加大降水强度。(2)低空急流指数的变化提前1 h预示了降水的出现及未来小时雨量的增减,其峰值出现预示着未来3 h的强降雨时段,即对强降雨时段的出现和雨强大小有一定的预示性,低空急流向低空的快速扩展对应着短时强降水的开始。可以用于强降水的短时临近预报。(3)Q矢量散度负值的强弱对于未来6 h的雨强大小有较好的指示意义。(4)淄博西河镇出现全省最大降雨量与其朝向东北的喇叭口地形和对流层低层东北风倒灌有关。(5)TBB场能较直观地反映强降水过程中降水的分布和强度。风廓线雷达超低空风场的变化对雨强大小和出现最大雨强的时段有着明显的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3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