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3号台风“苏迪罗”不同阶段降水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14
|
作者
叶龙彬 [1 ,2 ]
谌芸 [3 ]
李晟祺 [4 ]
朱婧 [5 ]
机构
[1] 海峡开放实验室
[2] 厦门市气象台
[3] 国家气象中心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台风暴雨; 地形抬升; 中尺度对流系统; 冷空气作用; 垂直风切变;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8.03.011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分辨率为1°×1°的FNL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卫星云顶黑体亮温(TBB)资料以及雷达资料对2015年第13号台风"苏迪罗"不同阶段降水特点、引发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及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发现:台风"苏迪罗"具有强度强、在陆地上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带来的降水量大、影响范围广。其中降水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台风登陆过程降水及与冷空气结合引起的降水。两个阶段分别于闽北浙南一带以及江苏地区存在强降水中心,环流云系中存在着明显发展的中尺度对流云团。引发两个阶段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分析发现:(1)台风环流内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和发展是造成暴雨的重要原因。强降水过程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系统耦合背景下。充沛的水汽条件、地形抬升作用、冷空气入侵等条件触发了强降水。(2)闽北浙南地形抬升加强了低层气流辐合,与中高层辐散气流的相配合是引起中尺度对流活动的主要机制。台风北侧为向岸风,南侧为离岸风,水汽集中在台风主体北部辐合,非对称结构明显,这是导致第一阶段强降水中心主要位于台风主体北部的重要原因。(3)台风北上后由于台风低压环流受北侧高空槽后部冷空气影响,冷空气与南来强盛暖湿气流在苏皖地区交汇,形成强对流活动并导致第二阶段暴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