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万城废弃的原因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恩菊 [1 ]
谢春林 [2 ,3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沙漠化;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沙漠古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沙漠化研究中,沙漠古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古城所在地的沙漠化过程。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其废弃的原因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通过综合分析统万城周边地区地质历史时期以及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提出统万城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乃至沙漠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统万城废弃所揭示的沙漠化成因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沙漠化治理,必须"尊重自然,科学治沙"。
引用
收藏
页码:1047 / 10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滴哨沟湾地层沉积特征记录的毛乌素沙漠变迁 [J].
靳鹤龄 ;
董光荣 ;
左昕昕 .
中国沙漠, 2008, (06) :1064-1072
[2]   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高发带的跃变现象 [J].
许炯心 .
中国沙漠, 2008, (01) :149-153
[3]   毛乌素沙地北缘泊江海子剖面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J].
隆浩 ;
王乃昂 ;
李育 ;
王晨华 .
中国沙漠, 2007, (02) :187-193
[4]   220ka以来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层磁化率与气候变化 [J].
靳鹤龄 ;
李明启 ;
苏志珠 ;
董光荣 ;
赵晖 .
中国沙漠, 2006, (05) :680-686
[5]   毛乌素沙漠沙化过程探析 [J].
杨永梅 ;
杨改河 ;
冯永忠 ;
任广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9) :103-108
[6]   长城沿线毛乌素沙地形成、扩展及其荒漠化效应 [J].
杜忠潮 ;
宁建宏 ;
惠镇江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3) :226-228+232
[7]   历史时期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后果——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J].
何彤慧 ;
王乃昂 ;
李育 ;
冯文勇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6-31
[8]   古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李润乾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5, (04) :5-11
[9]   早期蒙古的狩猎业与生态 [J].
乌峰 ;
崔俊芳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 (04) :37-41
[10]   陕北统万城地区历史自然景观及毛乌素沙漠迁移速率 [J].
孙同兴 ;
王宇飞 ;
侯甬坚 ;
杜乃秋 ;
李承森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