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环境背景及后果——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被引:12
作者
何彤慧
王乃昂
李育
冯文勇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历史时期; 西部开发; 生态环境; 毛乌素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1 ;
摘要
历史时期,中国西部主要经历了秦汉、隋唐、明清三次重大的开发过程,前两次开发都兴起于暖湿期,后一次开发与气候的小冰期基本同步,在屯田的屡兴屡废过程中,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土地资源的退化。毛乌素沙地在全国12大沙漠中处于农牧交错带环境敏感区域,其生态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指示性和代表性,笔者通过典型地层剖面、文献考据、古城考古等方面的证据,综合分析了毛乌素地区历次开发与沙漠化的关系,提出了几点认识,以期对现今的西部开发有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 [J].
韩昭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191-204+209
[3]   近2000年来人类活动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J].
王乃昂 ;
颉耀文 ;
薛祥燕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3) :13-20
[4]   隋唐时期对西部地区的经营开发及启示 [J].
吴宏岐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 (02) :20-23
[5]   2000年来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环境演变 [J].
俎瑞平 ;
高前兆 ;
钱鞠 ;
杨建平 .
中国沙漠, 2001, (02) :122-128
[6]   小冰期以来中国十年尺度气候变化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J].
杨保 .
干旱区地理, 2001, (01) :67-73
[7]   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J].
吴波 ;
慈龙骏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65-172+193
[8]   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 [J].
吴宏岐 ;
党安荣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31-38
[9]   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兼论人地关系 [J].
王铮,张丕远,周清波 .
地理学报, 1996, (04) :329-339
[10]   2000a B.P.来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J].
孙继敏 ;
丁仲礼 ;
袁宝印 .
干旱区地理, 1995, (01)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