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

被引:86
作者
吴泽勇
机构
[1] 河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第三人撤销之诉; 案外人申请再审; 原告适格; 立法目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考察我国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实践可以发现,我国法院并不接受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不能以此为据反对引入第三人撤销之诉,更不能以此作为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适格的出发点。尽管立法者希望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规制虚假诉讼、恶意诉讼,但从制度自身的机理出发,将该制度的目的界定为"为受生效裁判不利影响的第三人提供实体救济"更妥当。以此为基点,在对待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问题上,应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规定的必备要件为重点,对于第1、2款规定的前提性要件,则采相对宽容的审查标准。对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将原告适格的标准界定为"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实体权利的人";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则采相对宽松的一般标准,不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针对通知参加诉讼第三人的限制性规定。考虑到理论的周延性,必要共同诉讼人不宜作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原告。至于受生效裁判不利影响的一般债权人,较稳健的做法是诉诸实体法,通过援引民法通则第58条、合同法第52条或者合同法第74条,赋予相关债权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适格。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67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研究 [J].
王福华 .
清华法学, 2013, 7 (04) :46-60
[3]   中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构成与适用 [J].
张卫平 .
中外法学, 2013, 25 (01) :170-184
[4]   论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 [J].
许可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38-45
[5]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诉讼代理制度 [J].
吴兆祥 ;
沈莉 .
人民司法, 2012, (23) :16-26
[6]   第三人撤销之诉探究 [J].
董露 ;
董少谋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2, 25 (06) :99-102
[8]   论诈害案外人恶意诉讼之程序法规制 [J].
邱星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3) :102-108
[9]  
2012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条文释解[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2012
[10]  
合同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