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轨迹、理论逻辑与实践效果——基于2004-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文本分析

被引:39
作者
彭澎 [1 ]
周月书 [1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金融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改革; 中央“一号文件”; 三叉理论; 内容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在对2004-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轨迹、理论逻辑和实施效果。研究表明:依据三叉理论的规范性政策框架,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轨迹可以概括为三大核心范畴,即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革除农村金融抑制、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从理论逻辑看,不完全竞争市场论和“拓荒成本”构成了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并进行改革的理论前提,欧肯的“经济秩序”思想可以作为政府分类制定改革政策的理论基础,而根据政府分类改革政策提炼出的三大核心范畴,可以进一步借助农村金融市场论、“德·索托效应”等进行理论诠释。从效果看,新世纪以来农村金融改革使得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抑制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藩篱被基本破除,多元化的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得以创新,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也初步建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3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The Potential of Digital Credit to Bank the Poor.[J].Daniel Björkegren;Darrell Grissen.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2018,
[2]   Incentives and the De Soto Effect [J].
Besley, Timothy J. ;
Burchardi, Konrad B. ;
Ghatak, Maitreesh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2, 127 (01) :237-282
[3]   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研究 [J].
卜银伟 ;
李成林 ;
王卓 .
西南金融, 2022, (04) :71-82
[4]   县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供求对接问题 [J].
董翀 ;
冯兴元 .
农村经济, 2022, (03) :49-59
[5]   农村正规金融创新对关联信贷市场供给和风险的影响——以农产品仓单融资为例 [J].
彭澎 ;
张龙耀 .
中国农村经济, 2021, (11) :72-88
[6]   中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 [J].
谢玲红 ;
吕开宇 ;
张崇尚 .
兰州学刊 , 2022, (02) :124-134
[7]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二十五年 [J].
戴相龙 .
农村金融研究, 2021, (11) :3-9
[8]   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百年探索与启示 [J].
李麦收 ;
司小飞 .
征信, 2021, 39 (10) :1-8
[9]   设立村镇银行能否在农村金融市场产生“鲶鱼效应”?——基于农信机构贷款数据的检验 [J].
马九杰 ;
崔恒瑜 ;
王雪 ;
董翀 .
中国农村经济, 2021, (09) :57-79
[10]   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 [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 ;
叶兴庆 ;
程郁 .
改革, 2021, (09)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