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视野下农村宅基地入市增值收益的均衡分配

被引:25
作者
杨丽霞 [1 ]
苑韶峰 [2 ]
李胜男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
[2] 浙江工商大学
关键词
宅基地入市流转; 增值收益分配; 共享发展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宅基地入市流转可能导致土地用途管制下不同区位土地权利人利益分配不均以及地方政府与农民集体土地收益失衡。发展共享理念要求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根据不同参与主体的作用按照市场、政府和社会三种并行不悖的机制类型来调整和改革分配模式:厘定参与主体及其界限以实现参与性共享,完善政府收益分配调节机制以实现矫正性共享,重塑社会对收益分配的保障机制以实现补偿性共享。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下的收益均衡分配机制能够增强农民在分配过程中的获得感,破除区域增值收益失衡障碍,均衡政府和农民集体的土地收益,进而贯彻与实现在发展中保障与改善民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乡村振兴。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发展权与功能损失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义乌市“集地券”为例 [J].
朱从谋 ;
苑韶峰 ;
李胜男 ;
夏浩 .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07) :37-44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发展实践与政策变迁 [J].
丁琳琳 ;
孟庆国 ;
刘文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10) :3-10
[3]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困境与出路 [J].
宋志红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5) :13-20
[4]   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理论创新、体系构筑、实践推进 [J].
曾维和 .
理论探索 , 2016, (03) :65-69
[5]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模式及其立法选择 [J].
曹笑辉 .
理论探索, 2016, (02) :116-122
[6]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利共享与惠民逻辑 [J].
贺雪峰 ;
本刊记者 .
上海城市管理, 2012, 21 (03) :46-49
[7]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模式与路径研究 [J].
刘卫柏 ;
贺海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2) :127-132
[8]   农地城市流转中不同权利主体的福利均衡分析 [J].
彭开丽 ;
张鹏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2) :137-142
[9]   关于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理论的新思考 [J].
周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2) :4-7+79
[10]  
深化改革,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N]. 张红宇.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7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