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多重逻辑

被引:26
作者
易文彬
机构
[1]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行动逻辑; 利益群体; 组织制度; 留守家庭;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青壮年人口持续流向城镇后农村经济社会陷入衰败的现象。其中土地抛荒和留守家庭问题是新闻媒体、政策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从组织制度角度探讨空心村治理的多重逻辑,分析相关利益群体的行动逻辑及其相互间的竞争和合作过程,解释目前空心村治理困境的生成机制,从而为探求一个更为合理的治理框架提供理论思路和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村落城镇化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J].
易文彬 .
江西社会科学, 2017, 37 (06) :223-229
[2]   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J].
胡洁怡 ;
岳经纶 .
行政论坛, 2016, 23 (03) :19-23
[4]   农村空心化、农民荒与职业农民培育 [J].
陈池波 ;
韩占兵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1) :74-80+139
[5]   乡村的终结与新生:政府作用探讨 [J].
王文龙 ;
万颖 .
经济体制改革, 2013, (01) :65-69
[6]   土地增减挂钩及其发展主义逻辑 [J].
叶敬忠 ;
孟英华 .
农业经济问题, 2012, 33 (10) :43-50+111
[7]   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 [J].
陈家喜 ;
刘王裔 .
中州学刊, 2012, (05) :103-106
[8]   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 [J].
林聚任 .
人文杂志, 2012, (01) :160-164
[9]   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 [J].
程必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8) :4-11
[10]   推动乡村建设运动:治理农村空心化的正确选择 [J].
林孟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 (05) :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