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脆弱性及其社会支持网络研究

被引:15
作者
胡洁怡 [1 ]
岳经纶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 贫困; 脆弱性; 社会支持网络;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6.03.00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 ; 1407 ;
摘要
我国农村贫困脆弱性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家庭收入对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巨大,疾病是影响农村贫困脆弱性的重要因素,自然灾害是影响农村贫困脆弱性的不可抗力,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是农村贫困脆弱性传递的纽带。社会支持网络在降低贫困脆弱性上可分为主体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外部路径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等外部主体作用结果的总和,而家庭自身的努力是降低贫困脆弱性的内部路径。在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建立贫困脆弱性预警机制和贫困动态监测体制,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提高贫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其他救助形式。贫困脆弱性高的家庭在发挥家庭自身努力的同时,可以寻求近亲和非亲属的支持等。市场、社会组织和社区也应在降低农村贫困脆弱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方法研究综述[J]. 李丽,贾小爱,宇文晶.经济统计学(季刊). 2014(02)
[2]   中国农村家庭脆弱性的测量与分解 [J].
杨文 ;
孙蚌珠 ;
王学龙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40-51
[3]   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 [J].
黄承伟 ;
王小林 ;
徐丽萍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8) :4-11
[4]   北京城市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 [J].
洪小良 ;
尹志刚 .
北京社会科学, 2006, (02) :102-108
[5]  
生态脆弱地区农村慢性贫困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陈健生, 2009
[6]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Poverty:Evidence from Pakistan. HAROON J.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CentreNo.80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