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的构建及实践

被引:51
作者
蒋海云 [1 ]
温辉 [2 ]
金继承 [3 ]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
[2] 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3] 湖南工业大学
关键词
新工科; 人才培养链; 创新型人才; 创新教育; 生态链; 创新资源; 创新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当前,中国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过程重形式轻内涵、手段偏离创新目标、创新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问题的成因较多,但归结到根本,可以说是人才培养链及其管理不健全。目前工科人才培养要素与环节,或不成链或只成小链,不足以支持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并且优化外部生态链,以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大链,有几项必要措施:打破专业限制,跨学科、跨年级选拔优质生源;实施专业内外兼修、项目驱动、团队培养的教学模式;甄选创新型教师,组建跨界指导团队,架构创新人才培养完整体系。湖南工业大学已经构建人才培养大链并且取得良好成效。良好成效带给探索者的不是成功感,而是压力感与紧迫感,因为每一项教育创新都只是起点,而有意义的教育创新不是紧跟而是超前,是未来服务。构建为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甚至三十年之后社会发展准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基于创新能力的英才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学英才班为例 [J].
杨晓杰 ;
赵艳 ;
刘林馨 ;
邵淑丽 ;
张东向 .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 (01) :230-232
[2]   产业“链”簇关系辨析与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J].
江曼琦 ;
梅林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 39 (01) :73-82
[3]   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J].
吴爱华 ;
侯永峰 ;
郝杰 .
中国高教研究, 2017, (12) :44-48
[4]   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J].
袁旦 .
中国大学教学, 2017, (11) :26-30
[5]   高校创新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 [J].
岳永胜 ;
孙冬 ;
曹卫锋 ;
陈晓雷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 34 (10) :21-24
[6]   “政、校、生、企”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J].
张蕾 ;
王凤芹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7, (28) :82-86
[7]   论产业集群化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 [J].
张群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7, (09) :153-155
[8]   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特色及启示 [J].
詹一虹 ;
周雨城 .
社会科学战线, 2017, (06) :232-238+2
[10]   多元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J].
鲁石 .
教育与职业, 2017, (03) :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