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业的金融负外部性考察

被引:14
作者
白钦先 [1 ]
主父海英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
[2] 山东科技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金融负外部性; 代际外部性; 挤出效应;
D O I
10.19361/j.er.2011.06.011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房地产业有明显的金融属性,其虚拟化易导致泡沫化。本文对长期以来所认为的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上升的"财富效应"提出质疑,认为当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高房价的获益小于其带来的社会成本,即房地产市场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对社会造成福利损失,其经济绩效是局部、片面的,而社会成本是全局性的,此即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效应。房地产业金融负外部性表现在全局性的社会成本,这主要有拉动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银行危机的外部成本、侵占耕地的代际成本、伦理代价、社会不稳定等,这些都是房地产业的成本外溢或成本社会化,是社会福利的纯损失。政府应当在降低房地产金融负外部性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控制房价与合理调控缓解负外部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地区差异分析 [J].
李成武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02) :124-129
[2]   中国资产价格财富效应的比较与检验 [J].
刘红 .
改革与战略, 2009, 25 (07) :62-65
[4]   房地产泡沫和金融不安全——1987—1993年瑞典房地产泡沫评述 [J].
王雪峰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9) :33-36
[5]   房地产泡沫的虚拟经济决定论及其实证检验 [J].
鞠方 ;
周建军 .
国际经贸探索, 2008, (04) :4-9
[6]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测度研究 [J].
王雪峰 .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8) :11-14+22
[7]   代际外部性与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J].
赵时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4-7
[8]   中国地产泡沫实证研究 [J].
丰雷 ;
朱勇 ;
谢经荣 .
管理世界, 2002, (10) :57-64+75
[9]   “金融泡沫”的实质及其适度 [J].
李方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2) :33-38
[10]  
带动中国经济 高价房地产不能承受之重[N]. 李帅.中国联合商报. 2009 (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