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的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54
作者
周帅
王义民
畅建霞
郭爱军
李紫妍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空间相关性; 空间分布格局; 黄河流域;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90348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干旱因子是突变性和连续性并存的复杂地理要素(即空间异质性和相似性并存),理清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深入认识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流域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基于此,运用游程理论方法从标准化降水指数中识别出干旱发生次数、历时和烈度三种属性变量,并分析季尺度干旱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利用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探究了不同特征变量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确立了流域季尺度干旱因子的空间聚集(离散)位置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四季干旱化程度加剧,下游干旱化程度高于上游,随着季节的变化,同一响应单元存在由湿转干再转湿的变化规律;(2)不同季节,流域旱情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明显,春季西安及周边区域存在区域性干旱现象(干旱次数少、历时长、烈度大);夏季黄河源区旱情严重(历时长、烈度大);秋季黄河下游三门峡、孟津和运城区域存在区域性干旱现象(干旱次数少、历时长、烈度大);冬季宁蒙河段旱情严重,而兰州断面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呈现"低高异常"的空间分布格局,旱情可能会加剧。掌握旱情空间分布类型,重点布控"高高聚集"格局区域,可以有效提高旱灾决策的准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231 / 12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黄河流域极端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多变量统计模型研究 [J].
佘敦先 ;
夏军 ;
杜鸿 ;
万龙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2, 20(S1) (S1) :15-29
[22]   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 [J].
邵晓梅 ;
许月卿 ;
严昌荣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03-509
[23]   黄河中游干旱化趋势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王琦 ;
张亚民 ;
康玲玲 ;
王玲玲 .
人民黄河, 2004, (08) :34-36
[24]   中国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类型及综合区划 [J].
李克让 ;
沙万英 ;
张豪禧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