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新闻传播的“合理使用”与传播权益:以“甘柴劣火”为例

被引:12
作者
王思文 [1 ,2 ]
陈绚 [1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大同大学文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合理使用; 传播权; 新闻价值;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9.10.006
中图分类号
G210 [新闻学];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030103 ;
摘要
本文以"甘柴劣火"事件为例,从新闻传播的角度对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在新的环境中进行了分析,思考了微时代环境下新闻传播各方权力与权益的博弈。"人人都是报道者"意味着传播权力的转移,权力与权益关系也需要平衡,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是保护双方利益的关键。此外,本文对新闻事实引述与作品抄袭的界限进行了解析。从目前的环境看,无论《甘柴劣火》是一篇具有"洗稿"性质的稿件还是具有独创性,这一问题实际并无太大意义,学界与业界更需要讨论的应该是,如何营造贯彻"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环境,以实现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2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新闻转载及其法律规制探析 [J].
冯晓青 ;
周鹏博 .
南都学坛, 2019, 39 (01) :59-69
[2]   自媒体平台“洗稿”行为的法律困境与版权保护 [J].
范海潮 ;
顾理平 .
出版发行研究, 2018, (11) :5-8
[3]   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认知、担忧与保护:基于全国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 [J].
徐敬宏 ;
侯伟鹏 ;
程雪梅 ;
王雪 .
国际新闻界, 2018, 40 (05) :160-176
[4]   付费阅读:财新网的思考与实践 [J].
张继伟 .
新闻战线, 2018, (05) :27-29
[5]  
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与隐私悖论的消解[J]. 牛静,刘丹.新媒体与社会. 2017(02)
[6]  
大众传媒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唐·R.彭伯(DonR.Pember)著, 2005
[7]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吴汉东著, 2005
[8]  
2018中国互联网报告:网民首次超8亿,98%用手机上网 .2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