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育公平观:新教育公平的题中之义——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李金刚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有机团结; 机械团结; 多元教育公平观; 新教育公平;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基于涂尔干社会团结思想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公平观的模式与社会团结方式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在机械团结的社会,教育公平观实质上是"一元教育公平观";而有机团结的社会则需要"多元教育公平观"。多元教育公平观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是新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尊重差异,承认多元;促进不同教育公平观的视域融合,减少彼此观点之间的歧视与偏见;培养反思公平的能力和养成公平自觉是实现多元教育公平的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再论不平等.[M].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  
反思社会学导引.[M].布尔迪厄;华康德.商务印书馆.2015,
[3]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侯钧生; 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4]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张人杰;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国教育史.[M].孙培青; 杜成宪; 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  
外国教育思想史.[M].张斌贤;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  
为承认而斗争.[M].(德)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Honneth)著;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  
伦理学大辞典.[M].朱贻庭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   个人与社会何以维系——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J].
王虎学 .
江海学刊 , 2015, (02) :55-61
[10]   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 [J].
吴康宁 .
中国教育学刊, 2014, (03)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