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机理研究——基于48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被引:51
作者
李晚莲
高光涵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网络舆情热度; 生成机理;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63 [社会舆论];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1 ; 050302 ;
摘要
[目的/意义]厘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机理,能够防范化解重大舆情事故,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过程]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提取主体驱动、载体展现、客体影响和引体牵引四个维度7个指标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前因条件,通过48个突发公共事件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识别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动因与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主体驱动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热度生成的关键条件;非常规突发事件和危害级别越高的突发事件更易激发舆情主体驱动和载体展现,相互作用推动高热度舆情生成;引体牵引作用越强则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低热度生成可能性越大。因此,要健全意见领袖联系和培养机制;加强与舆情载体的合作;尽快尽可能降低事件影响力;提高政府作为舆情引体的牵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科学在行动[M]. 东方出版社 , (法)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著, 2005
[12]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applied public policy analysis: New applications of innovative methods[J] . John Hudson,Stefan Kühner.Policy and Society . 2013 (4)
[13]   Causal complexity and party preference [J].
Grendstad, Gunnar .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7, 46 (01) :121-149
[14]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 [J].
杜运周 ;
贾良定 .
管理世界, 2017, (06) :155-167
[15]   从知识的建构到事实的建构——对布鲁诺·拉图尔“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一种考察 [J].
刘文旋 .
哲学研究, 2017, (05) :118-125+128
[16]   衍生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J].
李晚莲 .
理论探讨, 2015, (06) :149-152
[1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于突发事件后网络舆情热度研究 [J].
袁国平 ;
许晓兵 .
情报科学, 2015, 33 (10) :52-56
[18]   从“极化”走向“理性”:网络空间中公共舆论的演变路径——百度百科“PX词条保卫战”的启示 [J].
董阳 ;
陈晓旭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2) :55-67+155
[19]   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 [J].
张小明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4 (05) :81-87
[20]   基于熵理论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五力模型构建 [J].
张义庭 ;
谢威 .
情报杂志, 2012, 31 (11) :19-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