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中国大学的时代使命与自我革新

被引:16
作者
吴寒天 [1 ]
阎光才 [1 ,2 ,3 ,4 ,5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3]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
[4] 中国院校研究会
[5] 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关键词
大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载体; 自我革新; 时代使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030207 ;
摘要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大学作为文明的载体和传播者扮演着具有超越性的独特角色。当今世界,一系列全球性挑战亟须全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共同面对,而大学理应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传播创新与促进文明对话为全人类带来共同的福祉。近代以来,中国大学历经曲折艰辛的发展与探索过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并未真正成为世界体系建构的重要参与者。在当前背景下,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我国大学需实现从"本土立场和观念"向"全球立场和观念"的转变,进而实现全球维度下"命运共同体"立场和观念的内化,在多重价值取向与角色间找到平衡点,以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7+199 +199-2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通过“校内法”保障学术自由——以1912—1937年的北京大学为研究对象 [J].
湛中乐 ;
康骁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3) :155-164
[3]   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省思 [J].
王建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4, 35 (08) :1-7
[4]   以“政治正确”的名义 [J].
阎光才 .
读书, 2006, (09) :99-106
[5]   全球化的现代性、文化及普世主义的问题 [J].
阿瑞夫.德里克 ;
沈小波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5-10
[6]   “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 [J].
李明欢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99-105
[7]   “函夏考文苑”考略 [J].
张荣华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05) :49-52+33
[8]  
反思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
[9]  
社会分工论[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涂尔干, 2016
[10]  
世界是平的[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 弗里德曼,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