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通过社会工作的情感治理:70年情感治理的历史脉络与现代化转向
被引:31
|作者:
任文启
[1
,2
]
顾东辉
[2
]
机构:
[1] 甘肃政法大学民族社会学研究所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情感治理;
现代化;
社会工作;
D O I:
10.14154/j.cnki.qss.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情感治理不只是社会治理的一种维度,更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的结合。从情感治理的视角考察新中国70年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基层社会的治理实践中,情感治理并不只作为一种新近出现的治理维度,而是有着由来已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独特的实践内容。中国特色情感治理与中国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与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国家治理进程相互交织,与社会管制、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三阶段演进同步发展,从对情感进行管控,走向依情感的治理,最后回归治理的情感需求本身。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传统的情感治理表现出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受众、评价与效果等诸多困境,社会工作因其可以提供更加个体化、精细化和多样化的专业服务,全方位满足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愿望过程中的情感需求,进而适应情感治理现代化转向,最终实现现代情感治理的社会功能和综合效果。这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实践发展找到新的功能与定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