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治理:枫桥经验的传统起源与现代应用

被引:81
作者
汪勇 [1 ]
周延东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
关键词
情感治理; 枫桥经验; 理性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 [治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理性主义在现代治理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也引起了情感主义者对理性主义中存在的"过度批判质疑""可能发展为极端非理性"以及"自身不产生动力"问题的反思批判,认为理性功利主义在阐释社会失序议题时常常陷入失灵困境,建议从情感刺激或情感体验维度进行理解。无论是中国大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亲密关系、乡土地缘关系和宗教崇拜关系为支撑的情感治理文化,还是小传统社会中以戏剧表演、构建集体诉苦情境、动情入心教育改造以及真情实意"送温暖"等为代表的情感工作方式,都对枫桥情感治理经验的生成和发展奠定了传统基础。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发现现代理性制度和运行体系存在治理联结机制"卡壳"与"捆绑风险"困境、国家政府与社会个体的断裂困境以及"片段式"法规难以解开群众心结困境等。对此,建议推动"公安一元打击与社会多元预防""程序正义与效果效率""民众满意与国家安全""基本公共安全产品与选择性安全产品"等四大新关系的协调统一。从枫桥情感治理的具体经验来看,拓展快乐体验路径、搭建共述平台、重塑集体记忆、构建政府与个体情感联结以及延伸治理深度等,能有效促进情感与理性的嵌入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3+123 +123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论中产阶层社会风险及其社会治安治理 [J].
周延东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8, 30 (02) :103-108
[2]   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J].
文军 ;
高艺多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49 (06) :28-36+169
[3]   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J].
吕小康 .
社会科学, 2017, (08) :79-84
[4]   情感治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治理维度 [J].
何雪松 .
探索与争鸣, 2016, (11) :40-42
[5]   家文化对社区安全治理的启示与实践 [J].
周延东 ;
郭星华 .
新视野, 2016, (01) :113-117
[6]   南宋乡村治理中的乡村精英及其当代启示 [J].
陈淼 ;
蒲长春 .
科学社会主义, 2014, (05) :103-106
[7]   全息: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 [J].
郭星华 ;
李飞 .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4) :123-130
[8]   情感的社会学意义 [J].
成伯清 .
山东社会科学, 2013, (03) :42-48
[9]   西方哲学史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J].
邓晓芒 .
现代哲学, 2011, (03) :46-48+54
[10]   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 [J].
成伯清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1)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