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分工、制度型开放和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被引:25
作者
戴翔 [1 ,2 ]
机构
[1]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要素分工; 制度型开放; 出口贸易; 高质量发展;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21.03.012
中图分类号
F752.62 [出口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在全球要素分工条件下,一国能够集聚和使用何种层次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其出口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我国要实现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和高层次的生产要素做支撑,这就要求我国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为"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的本质是"边境开放",其核心作用是为商品和要素跨国流动"开放门户",这有助于实现一般性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但难以对高端和创新性生产要素产生足够吸引力和集聚力。"制度型开放"本质上属于"境内开放",强调基本政策举措和规则体系与国际标准实现对接乃至引领新一轮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打造吸引、集聚和培育高端生产要素所必需的"软环境"。据此,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体制机制的不断优化,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是新形势和新阶段中国实现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企业雇佣结构、中间投入与出口产品质量变动之谜 [J].
刘啟仁 ;
铁瑛 .
管理世界, 2020, 36 (03) :1-23
[2]   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中间品进口抑或资本品进口 [J].
沈国兵 ;
于欢 .
世界经济研究, 2019, (12) :31-46+131
[3]   21世纪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规模、结构及质量 [J].
谢申祥 ;
冯玉静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 36 (11) :22-39
[4]   论制度型开放视野下的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 [J].
尹晨 ;
周思力 ;
王祎馨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5) :175-180
[5]   中国对外贸易的动能转换与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形成 [J].
裴长洪 ;
刘斌 .
经济研究, 2019, 54 (05) :4-15
[7]   人才何以成为红利——源于价值链攀升的证据 [J].
戴翔 ;
刘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4) :98-116
[8]   以要素流动理论研究贸易强国道路 [J].
张幼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16, (10) :3-6
[10]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扩大开放的绩效评价 [J].
裴长洪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