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最终会完全替代就业吗

被引:37
作者
程承坪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类智能; 鲍莫尔成本病; 就业;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19.02.010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有巨大的技术辐射效应,将重构国际竞争格局。许多国家纷纷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旨在抢占人工智能发展的国际制高点。然而,人工智能在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替代就业的隐忧,人们担心人工智能最终会完全替代就业,使劳动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无用阶级"。如果人工智能与人类不存在不能消除的根本性差异,那么人工智能最终会完全替代就业;反之,则不会。人工智能与人类至少存在无法消除的三个方面的根本性差异:一是人类思维经长期演化,适应了四维世界,而人工智能是一维的表征化系统,与四维世界不同构;二是人工智能属于理性化的形式系统,而人类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灵性的;三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物质基础和工作机制不同。因此,虽然人工智能能够模仿人类许多"智能",甚至"情能",但由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存在不能消除的根本性差异,决定了人工智能不可能完全替代就业。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机理及中国对策 [J].
程承坪 ;
彭欢 .
中国软科学, 2018, (10) :62-70
[2]   深度“汉字屋”与通用人工智能的两难 [J].
颜青山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7 (05) :77-86
[3]   人工智能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视角 [J].
程承坪 ;
李雨佳 .
学术界, 2018, (09) :65-73
[4]   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述评 [J].
段海英 ;
郭元元 .
经济体制改革, 2018, (03) :187-193
[5]   大数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兼与马云先生和张旭昆教授商榷 [J].
程承坪 ;
邓国清 .
探索与争鸣, 2018, (04) :95-101+143
[6]   算法社会与人的秉性 [J].
於兴中 .
中国法律评论, 2018, (02) :57-65
[7]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J].
梅剑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4) :1-8
[8]   身体与道德发生机制的认知维度探析 [J].
殷杰 ;
张祯 .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8, 35 (02) :7-12
[10]   人工智能的极限与未来 [J].
徐献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1)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