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2001—2013年生境适宜性变化研究

被引:5
|
作者
范擎宇
何福红
王涛
陈坤
李鹏
机构
[1]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加速遗传算法; 生境适宜性; 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7.0040
中图分类号
Q14 [生态学(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境适宜性评价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与关键,对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海拔高程、坡度、距保护区距离、距道路距离和距水源距离作为指标因子,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AGA-AHP)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构建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 model,HSI),对黄河流域2001—2013年间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距保护区距离指标因子对黄河流域的生境适宜性影响最大,土地利用类型指标因子次之,高程和坡度因子最小;从整体分布来看,黄河源头及中游生境适宜性较高,黄河上游兰州至头道拐一带以及黄河下游三门峡以下的区域生境适宜性则相对较低;从变化趋势来看,2013年黄河流域的整体生境质量要优于2001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生境适宜性变好的区域面积为1.25×10~5 km2,占15.78%,主要集中在河套平原、黄土高原、关中平原西部、西北部和黄河三角洲;生境适宜性变差的区域面积为6.43×10~4 km2,占8.1%,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高原中西部、关中平原中部和宁夏平原中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黑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周浩
    雷国平
    路昌
    张康康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 (05) : 840 - 847
  • [2] 喀斯特不同岩石产状生境类型下白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符裕红
    喻理飞
    黄宗胜
    [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 (05) : 972 - 980
  • [3] 中国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境破碎化研究
    钟明
    侍昊
    安树青
    冷欣
    李宁
    [J]. 生态科学 , 2016, (04) : 205 - 209
  • [4] 2000-2012年宁夏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彭月
    李昌晓
    李健
    [J]. 资源科学, 2015, 37 (12) : 2480 - 2490
  • [5] 基于MAXENT模型的丹顶鹤营巢生境适宜性分析——以扎龙保护区为例
    吴庆明
    王磊
    朱瑞萍
    杨宇博
    金洪阳
    邹红菲
    [J]. 生态学报, 2016, 36 (12) : 3758 - 3764
  • [6] Assessment of Habitat Suitability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Min River in China[J]. GUO Ya-lin,WANG Qing,YAN Wei-po,ZHOU Qin,SHI Min-qiu.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5(03)
  • [7] 耦合恢复力的林区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吉林省汪清县为例
    刘焱序
    王仰麟
    彭建
    魏海
    宋治清
    张小飞
    [J]. 地理学报, 2015, 70 (03) : 476 - 487
  • [8] 黄河流域水体岸边带生态健康变化评估
    王翠翠
    曹冉
    程伟
    刘湘南
    王文杰
    刘晓曼
    张云飞
    [J]. 人民黄河, 2015, 37 (02) : 81 - 84
  • [9] 江西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鹿生境适宜性评价
    李佳
    李言阔
    缪泸君
    谢光勇
    袁芳凯
    [J]. 生态学报, 2014, 34 (05) : 1274 - 1283
  • [10] 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袁丽华
    蒋卫国
    申文明
    刘颖慧
    王文杰
    陶亮亮
    郑华
    刘孝富
    [J]. 生态学报, 2013, 33 (24) : 7798 - 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