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被引:216
作者
陈兴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财物; 有体物; 无体物; 财产性利益;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7.02.008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虚拟财产是网络衍生物,随着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虚拟财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法律上如何看待虚拟财产的属性,在刑法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而这个问题关系到对侵犯虚拟财产案件的定罪量刑,所以极为重要。本文从民刑的双重视角,对虚拟财产的财物属性和权利属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司法实践中的三个案例,概述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虚拟财产从非财物到财物再到数据的演变过程。本文认为,我国刑法中的财物是一个包括了有体物、无体物和财产性利益的最为广义的概念,因此完全能够涵盖虚拟财产;对于具有财产价值的虚拟财产应当按照财物予以刑事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72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网络财产性利益的刑法保护:司法动向与理论协同 [J].
孙道萃 .
政治与法律, 2016, (06) :43-57
[12]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J].
刘明祥 .
法学, 2016, (01) :151-160
[13]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 [J].
张明楷 .
法学, 2015, (03) :12-25
[15]  
刑法争议问题探索.[M].郑泽善; 著.人民出版社.2009,
[16]  
经济、财产犯罪案例精选.[M].卢方;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  
网络空间中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M].于志刚; 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18]  
日本刑法各论.[M].(日) 西田典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M].张明楷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0]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著;陈忠林译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