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9
作者
孟传慧
机构
[1]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城镇化; 影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虽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也因各种限制条件而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从正向影响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城镇人口密度,带动城镇产业发展,最后扩大城镇的规模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从负面影响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冲击了城镇就业市场,增加了城市管理压力,制约了流动人口的自我发展,致使城镇发展失衡,进而降低城镇化速率和质量。在接下来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政府必须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化的负面影响,方能推动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化的内在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农民工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双重决定——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流动就业调查研究 [J].
王春超 ;
吴佩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5) :77-87
[3]   中国城镇化进程、面临问题及其总体布局 [J].
马晓河 ;
胡拥军 .
改革, 2010, (10) :30-45
[4]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anis G,Fei JCH.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61
[5]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 Kuznets S. . 1966
[6]   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 [J].
刘传江 ;
张辉 ;
黄云平 .
经济评论, 2004, (06) :39-43
[7]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Lewis WA.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 1954
[8]  
The laws of Migration. Ravenstein,Ernest George.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 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