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

被引:13
作者
李国正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人口; 就业; 收入; OLS估计;
D O I
10.13553/j.cnki.llygg.2015.05.018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根据2013年国家卫计委《中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十二五"末中国东部沿海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东莞等5城市农民工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工群体年轻化,1980年以后出生的占到了55%;(2)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因是务工经商,因此增加收入是他们进城的重要目的;(3)农民工群体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占到了70%以上;(4)农民工就业仍旧以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5)农民工工作时间较长,近一半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6)女性农民工群体收入普遍低于男性,但是教育水平提高会缓解这一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 [J].
蔡昉 ;
王美艳 ;
曲玥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8) :5-16
[2]   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J].
章元 ;
陆铭 .
管理世界, 2009, (03) :45-54
[3]   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 [J].
刘传江 ;
程建林 .
人口研究, 2008, (05) :48-57
[4]   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 [J].
刘林平 ;
张春泥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137+244
[5]   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 [J].
蔡昉 ;
王美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0) :4-12
[6]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 [J].
侯风云 ;
张凤兵 .
财经研究, 2007, (08) :118-131
[7]   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 [J].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7, (06) :4-13+171
[8]   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 [J].
张车伟 .
经济研究, 2006, (12) :59-70
[9]   中国农民工发展趋势与展望 [J].
韩长赋 .
经济研究, 2006, (12) :4-12
[10]   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 [J].
高文书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1) :2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