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现状及路径研究

被引:1
作者
赵文琪 [1 ]
机构
[1]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管办评分离; 主体分离; 协商共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管办评"分离政策是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新阶段、新任务,也是教育改革走出深水区、突破攻坚期的必然选择。目前,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问题仍然突显,三方主体,即政府、学校和社会职责分离不明确及三方协同合作、联动治理问题频频显现。多元主体如何分?如何合?成为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治理的关键。为突破改革困境、解决现实问题,必须营造"管办评"分离背景下教育治理新局面,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协作关系,科学界定各主体间的权力和职责,优化政府宏观管理,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社会评价独立与专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厘清“管、办、评”职责,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教育治理关系 [J].
王璐 ;
王世赟 .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18, (05) :11-19+37
[2]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 2001
[3]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 俞水,易鑫. &nbsp中国教育报. 2013 (003)
[4]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治理思想对我国高校治理的启示[D]. 刘羽哲.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