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与刑法保护

被引:7
作者
肖志珂
机构
[1] 上海商学院商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竞合关系; 司法解释; 指导性案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虽然对虚拟财产进行了规定,但理论上关于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争议依然存在。实质上,虚拟财产的民法规定只具有宣示性意义。即,立法主体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虚拟财产的属性定位问题,依然需要司法主体根据实践需求进行具体认定。从刑法角度看,如何认识虚拟财产,尤其是如何看待电子数据与虚拟财产的关系,对司法适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刑法修正案(七)》中规定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信息数据罪之后,关于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更是在理论界引起争议。就虚拟财产而言,需要根据其内容进行类型化区分,为司法主体准确认识其属性提供合理判断。当下,还需要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司法解释,或者制发指导性案例,对虚拟财产的刑法意义进行司法诠释,为给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提供指引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数据分层与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研究 [J].
朱宣烨 .
法学杂志, 2020, 41 (06) :121-130
[2]   网络空间中盗窃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规制 [J].
徐久生 ;
管亚盟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02) :120-128
[3]   论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J].
欧阳本祺 .
政治与法律, 2019, (09) :39-54
[4]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以杨灿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为视角 [J].
臧德胜 ;
付想兵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 (16) :69-74
[5]   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及其保护路径 [J].
陈兴良 .
中国法学, 2017, (02) :146-172
[6]   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定性探究 [J].
刘明祥 .
法学, 2016, (01) :151-160
[7]   非法获取虚拟财产的行为性质 [J].
张明楷 .
法学, 2015, (03) :12-25
[8]   《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J].
胡云腾 ;
周加海 ;
周海洋 .
人民司法, 2014, (15) :18-25
[9]   虚拟财产刑法保护路径之选择 [J].
陈云良 ;
周新 .
法学评论, 2009, 27 (02) :144-148
[10]   侵犯虚拟财产的刑法规制研究 [J].
赵秉志 ;
阴建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15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