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RA-TOPSIS的武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李悦 [1 ,2 ]
成金华 [1 ]
席皛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武汉市; 灰色关联; TOPSI;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4.17.084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文章运用基于熵值权重的GAR-TOPSIS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采用2003~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武汉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在考察期内武汉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上呈现先稳后升逐渐增强的趋势。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法律法规引导正确、配套设施构建完善、社会总体素质大幅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 [J].
王志伟 ;
耿春香 ;
赵朝成 .
价值工程, 2010, 29 (26) :127-129
[2]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J].
张林波 ;
李文华 ;
刘孝富 ;
王维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878-888
[3]   关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 [J].
谭文垦 ;
石忆邵 ;
孙莉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40-44
[4]   基于生态足迹的北京市土地生态承载力评价 [J].
许月卿 .
资源科学, 2007, (05) :37-42
[5]   基于投影评价方法的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J].
孙顺利 ;
周科平 ;
胡小龙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05) :139-143+3
[6]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7]   我国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分析 [J].
谢高地 ;
周海林 ;
鲁春霞 ;
甄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97-102
[8]  
承载力: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J]. 陈劭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1)
[9]   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 [J].
陆宏芳 ;
蓝盛芳 ;
李雷 ;
彭少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93-97
[10]  
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联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晓军,张均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