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1961—2015年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识别及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30
|作者:
吴霞
[1
,2
]
王培娟
[3
]
公衍铎
[4
]
杨建莹
[3
]
机构:
[1]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中心
[2] 黑龙江省生态遥感中心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黑龙江省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干旱;
气象;
农作物;
夏玉米;
农业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黄淮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黄淮海平原内气象数据、农业气象数据、夏玉米实际灾情资料,参考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干旱灾情数据构建夏玉米干旱指数SPI10和SPI30,并分析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播种-抽雄期、抽雄-成熟期的旬尺度SPI10干旱阈值分别为-0.10和-0.35、月尺度SPI30干旱阈值分别为-0.60和-0.65,灾情验证结果显示时间尺度更小的SPI10在反映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特征方面效果更好。基于SPI10分析了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播种-抽雄期的平均干旱频率和干旱强度均明显高于抽雄-成熟期,并且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均与干旱频率较为一致,一般表现为干旱频率越高的地区,累计干旱强度也越强;同时,75%的年份中播种-抽雄期的干旱范围大于抽雄-成熟期。综合以上结果,黄淮海平原夏玉米在营养生长阶段更容易受到水分缺失的影响,更易发生干旱胁迫。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9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