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制度的功能及其限度——以指导案例8号的引用情况为分析样本

被引:11
作者
张双根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指导案例; 引用; 公司僵局; 司法解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对指导案例制度的研究,目前应转入对单个指导案例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追踪式的研究进路。本文是该研究转向的一个尝试,以指导案例8号为分析样本。对其引用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表明,其引用状况较为"低劣",远未实现最高院所预期的"指导功能"。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指导案例制度的功能予以反思,指出其限度所在,认为在实现"同案同判"的宏旨上,一方面对其不应抱持过高的预期,另一方面又有相当的可作为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5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Illiquidity and Exploitation: A Proposed Statutory Solution to the Remaining Close Corporation Problem.[J]..Virginia Law Review.1977, 1
[2]  
企业与公司法学.[M].甘培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立法后评估工作指南.[M].袁曙宏;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4]  
公司法专题研究.[M].胡晓静;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5]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压制问题研究.[M].张学文; 著.法律出版社.2011,
[6]   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研究 [J].
赵晓海 ;
郭叶 .
法律适用, 2017, (01) :56-64
[8]   隐名的指导案例——以“指导案例1号”为例的分析 [J].
孙维飞 .
清华法学, 2016, 10 (04) :6-20
[9]   指导性案例“适用难”的实证研究——以261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 [J].
赵瑞罡 ;
耿协阳 .
法学杂志, 2016, 37 (03) :115-123
[10]   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J].
泮伟江 .
清华法学, 2016, 10 (01)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