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族”概念百年发展史的启示

被引:56
作者
石硕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民族; 中国整体历史观; 梁启超; 顾颉刚; 费孝通;
D O I
10.13613/j.cnki.qhdz.003053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百年来,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对"中华民族"概念的阐释不但影响巨大且有标志性意义,也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财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今天,我们可从中获得怎样的思想资源与启迪?三位前辈学者阐释"中华民族"概念学术脉络与学理路径有一个共同点——均立足于中国整体历史观、从中国历史脉络阐释"中华民族"概念。恰如费孝通指出:"民族是属于历史范畴的概念。中国民族的实质取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说到底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产物,具有混合、交融的特性,是由"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命运"与"共同未来"联结起来的民族共同体。唯有从中国历史脉络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概念。这是百年来三位前辈学者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205 +20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顾颉刚先生百年祭 [J].
费孝通 .
读书, 1993, (11) :3-8
[2]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J].
郝时远 .
民族研究 , 2004, (06) :60-69+109
[3]   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 [J].
周文玖 ;
张锦鹏 .
民族研究, 2007, (03) :20-30+107
[4]   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 [J].
马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5) :1-12
[6]  
梁启超著. 饮冰室合集 . 1989
[7]  
重塑中华-近代中国的中华民族观念研究 . 黄兴涛. .
[8]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 孝通. .
[9]  
马戎. “中华民族是一个” . 2016
[10]  
中国民族的团结 . 顾颉刚. 申报.星期论坛 .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