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华民族(国民)凝聚轨迹的理论解读——从梁启超、顾颉刚到费孝通

被引:40
作者
李大龙 [1 ,2 ,3 ,4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云南大学
[4] 国家领土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中华民族(国民); 梁启超; 顾颉刚; 费孝通; 话语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2 [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人民];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通过摆脱"民族国家"理论,可以在主权国家"国民"的视阈下,对梁启超、顾颉刚、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的阐述进行评析。三位学者对"中华民族"的界定虽然有异,但三位的研究对象是基本相同的。梁启超将中华大地上族群凝聚到清代和民国的结果命名为"中华民族",顾颉刚和费孝通在认同"中华民族"的基础上,对其属性和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但无论是顾颉刚所言"无形中",还是费孝通对顾颉刚"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观点的进一步阐述,都各自既有合理性,也有待完善之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从引发的讨论看,"民族"只是表象,实则涉及东西方两套不同的话语体系的对接问题,而"民族国家"理论体系能否解释中华大地上族群凝聚的历史及带给中国的影响,则是引发争论的关键。讨论进而提出:摆脱"民族国家"理论的束缚,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转变的视阈,重新构建适合阐述中华大地政权更迭和人群凝聚交融轨迹的话语体系,不仅是迫切的现实需要,也是学界应该担负起的重要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转型与“臣民”(国民)塑造:清朝多民族国家建构的努力 [J].
李大龙 .
学习与探索, 2014, (09) :162-170
[2]   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 [J].
马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5) :1-12
[3]   中华民族:“民族复合体”还是“民族实体”?——中国民族理论前沿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J].
金炳镐 ;
裴圣愚 ;
肖锐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2, (01) :1-13
[4]   “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 [J].
李大龙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 (03) :1-15+148
[5]   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 [J].
周文玖 ;
张锦鹏 .
民族研究, 2007, (03) :20-30+107
[6]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J].
费孝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4) :3-21
[7]  
“中华民族是一个”[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马戎, 2016
[8]  
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达力扎布, 2010
[9]  
饮冰室文集点校[M]. 云南教育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1
[10]  
礼记今注今译 .2 王云五主编,王梦欧注译. 台湾商务印书馆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