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高惠珠 [1 ]
徐文越 [2 ]
机构
[1]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2]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劳动本体论; 人的存在意义; 社会存在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基石;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16.04.002
中图分类号
C970 [劳动科学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02 ;
摘要
立基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以当时欧洲经济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为背景,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原著中的理论成果及方法论启示,较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发端及其成型。联系当代中国现实,劳动本体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的确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还将为劳动人权、劳动正义等主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更为明确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2]   关于形成全社会尊重劳动氛围的制度思考 [J].
何云峰 .
社会科学, 2015, (03) :131-140
[3]   诹论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本体论(下) [J].
宫敬才 .
河北学刊, 2012, 32 (06) :21-28
[4]   劳动之伦理本体地位的消解与重建 [J].
晏辉 .
学术月刊, 2010, 42 (03) :36-44
[5]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M].(英) 伯尔基;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