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限制证据证明力为核心的新法定证据主义

被引:132
|
作者
陈瑞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新法定证据主义; 自由心证; 证明力; 证明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证据立法遵循了一种以限制证据的证明力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即"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理念。证据法不仅对单个证据的证明力大小强弱确立了一些限制性规则,而且对认定案件事实确立了一些客观化的证明标准。这一证据理念的出现,与立法者对证据真实性的优先考虑、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刑事诉讼的纠问化、司法裁判的行政决策化存在因果关系。这一证据理念及其影响下的证据立法活动,固然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却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要推动中国证据立法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新法定证据主义"及其影响下的证据立法进行理论清理,并创造条件消除促成这一证据理念产生的制度土壤和文化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大力夯实刑事案件审理的证据基础[N]. 南英.人民法院报. 2010 (005)
  • [12] 刑事证据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 2012
  • [13] 刑事证据规则理解与适用[M]. 法律出版社 , 张军, 2010
  • [14]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M]. 法律出版社 , 林钰雄, 2008
  • [15] 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 2004
  • [16] 刑事审判原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2003
  • [17] 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樊崇义主编, 2001
  • [18] 读本:美国与德国的司法制度及司法程序[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宋冰编, 1998
  • [19] 婚姻和家庭的起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苏]谢苗诺夫(Ю·И·Семенов),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