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的三个阈值
被引:12
|作者:
刘家宏
[1
,2
]
梅超
[1
,2
]
邵薇薇
[1
]
王佳
[1
,2
]
丁相毅
[1
]
于赢东
[1
]
机构:
[1]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筹)
来源:
关键词:
城市洪涝;
排水防涝基础设施;
郑州“7·20”暴雨;
阈值分析;
防控策略;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220219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城市排水管网、沟渠、河湖水系是承纳、转输、调蓄暴雨径流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应对城市暴雨内涝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受设计标准、运行维护水平、城市下垫面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自身应对暴雨的能力差异较大。科学量化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应对能力对城市洪涝预报、预警和应急调度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的三个阈值,即:雨水管渠排水能力阈值、内涝防治系统应对能力阈值和应急设施防御上限阈值。这三个阈值通俗讲就是“不积水”阈值、“不内涝”阈值和“不失防”阈值。基于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调研结果,对三个阈值的表征指标和确定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结合文献调研,对北京、东京、深圳等城市对应阈值进行了分析量化,对暴雨量级超过不同阈值标准后的防控策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排水防涝阈值协同提升途径,可为城市极端暴雨的防控提供决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89 / 797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