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用化走向专门化:反思中国司法人工智能的运用

被引:56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律人工智能; 司法人工智能; 司法; 通用化; 专门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D926.1 [司法行政];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030106 ;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的热度持续高涨,但仍需要探讨的是人工智能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实际情况:包括何种人工智能发挥了作用、作用何在以及为何会在有些方面产生效果而其它方面又效果不彰。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在中国司法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警务活动与司法辅助性活动中,但仍难称理想。小范围的成功是源于成熟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普适性适用,而大部分司法人工智能产品难以发挥作用是由于未结合专门司法需求展开,所投入的资金与人才资源远远不足。未来应当降低对于司法人工智能的盲目期待,将研发重心从通用领域转向司法专用领域,转变司法人工智能的投入模式,大力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技术的专门化、复合型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智能时代的技术逻辑与法律变革 [J].
周佑勇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5) :67-75+147+2
[2]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 [J].
刘艳红 .
东方法学, 2019, (05) :119-126
[3]   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诉讼服务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J].
周佑勇 .
东方法学, 2019, (05) :14-19
[4]   刑事辩护率:差异化及其经济因素分析——以四川省2015—2016年一审判决书为样本 [J].
左卫民 ;
张潋瀚 .
法学研究, 2019, 41 (03) :167-189
[6]   热与冷:中国法律人工智能的再思考 [J].
左卫民 .
环球法律评论, 2019, 41 (02) :53-64
[7]   司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及伦理规制 [J].
王禄生 .
法商研究, 2019, 36 (02) :101-112
[8]   类案检索运行现状及完善路径 [J].
郑通斌 .
人民司法(应用), 2018, (31) :99-104
[9]   类案推送的精细化:问题、成因与改进——以刑事类案推送为例 [J].
朱彬彬 ;
祝兴栋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 (20) :90-98
[10]   庭审语音识别转写系统优益与配套机制研究附视频 [J].
朱川 ;
孙咏 ;
玄玉宝 ;
沈俊 ;
卢腾达 .
人民司法(应用), 2018, (19) :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