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哲学视界

被引:1
作者
周倩
乔丹
机构
[1] 郑州大学教育系
关键词
大学; 大学精神; 和谐大学;
D O I
10.16700/j.cnki.cn41-1157/c.2011.05.032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精神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词汇。人们之所以对大学精神内容的认识不一致,是由大学精神的特性所决定的。大学精神具有稳定性和能动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现代大学精神衰落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彷徨、大学制度残缺、创造能力贫弱、人文理念缺失、学术风气不正、批判精神式微等方面。重构与重振大学精神需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保持社会批判态度、科学与人文教育交融、创造知识改造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创新学习文化 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 [J].
桑新民 .
教育研究, 2010, 31 (09) :75-80+105
[2]   大学尊严的意义、构成与维护 [J].
郑永扣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43 (03) :5-9
[3]   何谓大学精神 [J].
刘宝存 .
高教探索, 2001, (03) :13-15
[5]  
如何培育我们的大学精神.[N].郑永扣;.人民日报.2010,
[6]  
现代大学制度.[M].张俊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  
大学理念论纲.[M].韩延明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大学精神.[M].杨东平主编;.文汇出版社.2003,
[9]  
大学之理念.[M].金耀基著;.三联书店.2001,
[10]  
经济与精神情感.[M].陈光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