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

被引:33
作者
巩前文 [1 ,2 ]
穆向丽 [3 ]
谷树忠 [4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扶贫开发; 贫困治理; 跨区域扶贫产业区; 产业扶贫; 新思路;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5.0100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全国贫困地区划分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力求打破以往的点式扶贫和区域限制。但是,扶贫产业发展仍旧受到行政区域的限制,各自为营。为此,从扶贫对象转变的视角梳理了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并提出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即在充分尊重连片特困区的资源特点、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完全立足于产业发展,打破区域界线,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提高规模效益、资源配置效率和扶贫效果。但是,当前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面临着内涵的科学界定、分工与协调机制欠缺、区内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地方资金配套标准难以统一等现实困境。因此,需要把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作为中央单列扶贫项目管理、探索"联合体发展模式"、普惠与特惠政策相结合以及创新参与式产业扶贫模式等措施,促进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36 / 7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土地问题及对策 [J].
关建勋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3 (03) :217-220
[12]   集中连片特困山区“飞地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J].
曾伟 ;
陈政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41 (01) :142-145
[13]   新扶贫标准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因素分析——基于武陵山湖南片区300农户的调研 [J].
曾志红 .
经济体制改革 , 2013, (06) :55-58
[14]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与贫困的根源探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J].
胡勇 .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19) :126-129+133
[15]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扶贫模式与扶贫绩效及政策建议 [J].
徐孝勇 ;
赖景生 ;
寸家菊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0, (02) :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