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犯罪的保护法益

被引:79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受贿犯罪; 保护法益; 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刑法第388条、第388条之一将"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规定为斡旋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所以,认为斡旋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保护法益包括职务行为的公正性,具有明显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据此认为,普通受贿的保护法益也是职务行为的公正性。换言之,职务行为的公正性不是所有受贿犯罪共同的保护法益。在刑法分则规定了不同类型受贿犯罪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宪法的规定、刑法条文表述的构成要件内容以及受贿犯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分别阐释普通受贿、斡旋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保护法益。普通受贿的保护法益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加重的普通受贿的保护法益则可能还包括职务行为的公正性;斡旋受贿的保护法益是被斡旋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公正性,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的不可收买性;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保护法益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公正性,以及国民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信赖。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6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贿赂犯罪的保护法益与事后受财行为的定性 [J].
黎宏 .
中国法学, 2017, (04) :227-245
[2]   受贿犯罪保护法益与刑法第388条的解释 [J].
黎宏 .
法学研究, 2017, 39 (01) :66-79
[4]   受贿罪法益新论——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切入点附视频 [J].
李邦友 ;
黄悦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274-279
[5]   对受贿罪客体的再认识 [J].
郝力挥 ;
刘杰 .
法学研究, 1987, (06) :50-56
[6]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 2017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2016
[8]  
贿赂罪的理论与实践[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吕天奇, 2007
[9]  
经济刑法学[M]. 群众出版社 , 刘白笔等 著, 1989
[10]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法学教材编辑部 审订,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