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流动的隐私”:现代隐私观念的转变及理念审视——兼议“公私二元”隐私观念的内部矛盾

被引:18
作者
范海潮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流动性; 隐私观念; 公私二元; 液态性;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08.00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对隐私观念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隐私保护模式的设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占据主流的"公私二元"隐私观念下的保护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保护公民隐私。事实上,隐私观念已经发生了由静止到流动的转变,这包括隐私语境、内部权力结构以及"从身体到信息"的转变,形成了流动的空间、液态的隐私之现状。鉴于技术对隐私观念的再造将直接影响公民隐私保护的效果,在进行严格的隐私议题分层及参数设置的基础上,用流动性的思维看待隐私保护并进行模式建构,尊重流动的隐私语境及脉络,提升自身隐私素养,或是更为科学的现代隐私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2]   网络隐私问题十年研究的学术场域——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2008-2017) [J].
顾理平 ;
范海潮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 25 (12) :57-73+127
[23]   无感伤害: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新特点 [J].
顾理平 .
新闻大学 , 2019, (02) :24-32+118
[24]   无感伤害:大数据时代隐私侵权的新特点 [J].
顾理平 .
新闻大学 , 2019, (02) :24-32+118
[25]  
Privacy as an Aspect of Human Dignity: An Answer to Dean Prosser. Bloustein,E. New York University Law Review . 1964
[26]  
Privacy as Contextual Integrity. Helen Nissenbaum. Washington Law Review . 2004
[27]  
’’Personal data literacies’’:A critical literacies approach to enhancing understandings of personal digital data. Luci Pangrazio,Neil Selwyn. New media&Society . 2018
[28]  
Contextual Integrity Up and Down the Data Food Chain. Helen Nissenbaum. TheoreTical inquiries . 2019
[29]  
大数据之眼无所不知的数字幽灵. 尤夫娜.霍夫施泰特,陈巍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18
[30]  
隐私权. 塞缪尔.沃伦,路易斯.D.布兰代斯,宦盛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