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拼盘到新生态:新文科视野中的非遗学建设

被引:5
作者
高小康
机构
[1] 汕头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非遗学建设; 新文科建设; 学术新生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3 [课程]; G122-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05 ; 0503 ;
摘要
非遗保护是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创新实践,需要具有多学科创新性的非遗保护学理研究作为理论支持。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界的非遗学建设对非遗从文化实践到学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大体上还处在各学科各自为政,学理基础缺少融通的“大拼盘”式研究状态。新文科建设为非遗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和视野,有助于非遗学研究形成多学科融通互动的学术新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 [J].
巴莫曲布嫫 ;
张玲 .
民族文学研究, 2016, 34 (03) :5-6
[2]   21世纪的都市社会学 [J].
曼纽尔·卡斯特 ;
刘益诚 .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05) :93-100
[3]  
记忆之场.[M].诺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  
艺术人类学.[M].(英) 莱顿;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论集体记忆.[M].(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著;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  
理解媒介.[M].(加)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7]  
甜蜜的悲哀.[M].[美]马歇尔·萨林斯(MarshallSahlins)著;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0,
[8]  
结构人类学.[M].(法)列维-斯特劳斯(Levi-strallss;C.)著;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9]  
城市社会学.[M].(美)帕克(Park;R.E.);(美)麦肯齐(Mckenzie;R.D.)著;宋俊岭;吴建华译;.华夏出版社.1987,